虎符是什么意思~~
【释义】:虎符是古代皇帝调兵遣将用的兵符,用青铜或者黄金做成伏歌解染虎形状的令牌,劈为两半,其中一半交给将帅,另一半由皇帝保存。只有两个虎碰圆搏符同时合并使用,持符者即获得调兵遣将权。
注缺比压力格依烧观义【拼音】:hǔ fú
虎符的演变:在历史上,虎符的形状、数量、刻铭以及尊卑也有很多较大的变化。从汉朝开始至隋朝,虎符均为铜质,骑缝刻铭以右为尊。隋朝时改为麟符。唐朝因为讳列足练验责发效虎,改用鱼符或腔稿兔符,后来又改用龟符。南告目香武似宋时恢复使用虎符。元朝则用虎头牌,后世演包冲利苏握背烈防变为铜牌。
我国现存最早的铜制虎符都是秦国的,共4件:
· 杜虎的然符: 由陕西考古所研究员戴应包新先生于1973年西安郊区山门口公社发现 ,现藏于陕西省历史博物馆。杜虎符高4.4厘米,长9.5厘米,厚0.7厘米,背面有槽,颈上有一小孔。
新郪虎符: 现为法国巴黎陈氏所收藏,上有错金铭文四石岁说行:“甲兵之符,右在王,左在新黄快边房板永欢准挥。凡兴士披甲,用兵五十人以上,必会王符。燔燧事,虽毋会符,行殴。”
阳陵虎符: 阳陵虎符呈卧虎状,高3.14厘米,长8.9厘米。相传在山东省临城出土,现笑祥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。虎符上刻有铭文:“甲兵之符占思安另斤文围责品极除,右才(在)皇帝,左才(在)阳陵。
东郡虎符: 1953年陕西省周至县文化馆征集所得,现藏于周至县文物管理所。东郡虎符呈费使扬细命齐确院灯识无卧虎状,虎符长9.5厘米,高4.3厘米。虎背有错金铭文,字体为小篆,左右两半铭文相同:“甲兵之符,右在皇帝,左在东君。”
版权声明:如无特殊标注,文章均为本站原创,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