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朗普态度大转变!暂时豁免对华千亿关税,主动找第三方和中国谈
特朗普这回是真扛不住了。
白宫甩出22页豁免清单时手都在抖,智能手机、笔记本电脑、芯片这些高科技产品全被踢出145%的"对等关税"黑名单,有些直接归零。
据环球网报道,去年美国进口的4000亿美元电子产品中,超过1000亿美元来自中国供应链,英媒认为,这是特朗普政府在中美贸易战中“松动的首个信号”。
但懂王就是懂王,这边刚签字让步,转头就对着镜头嘴硬说这是"暂时豁免",并叫嚣将继续保留20%的"芬太尼税"当遮羞布。
更绝的是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马上放风说,要搞"半导体关税",摆明告诉全世界:我们不是认怂,是换个姿势接着打。
但这场戏码演得再热闹,本质就是美国供应链的膝盖中了一箭。
看看豁免清单就知道,全是美国自己造不出来的东西。苹果公司早把八成的iPhone生产线焊死在中国,台积电的3nm芯片厂在亚利桑那州磨蹭三年还没量产,更别说那些需要中国高级技工手把手调试的精密设备。
美媒更是一针见血的指出,特朗普政府的这份豁免清单,只是为了保住美国科技命脉。
现在全球超过60%的消费电子产品、70%的光伏组件、80%的稀土加工产能都集中在中国,任何试图绕开中国供应链的贸易政策都无异于经济自杀。
所以说,特朗普政府并不是真心“跪了”,而是被逼无奈的“战术后退”,白宫把话说的含含糊糊,也是为留下“交易空间”和“谈判余地”。
果不其然,白宫自己主动表示,已经通过“中间人”和中国就关税问题进行初步接触了。
对于美方的态度,我国商务部送出7个字“解铃还须系铃人”,海关总署更是直接言明“天塌不下来”。
无论美国如何“作妖”,我们自身稳如泰山。
展开全文
据央视消息,中国正在和更多国家共同应对美滥施关税,中方四天连打六个越洋电话,从欧盟东盟到金砖世贸组织,把美国关税大棒捅出的窟窿全变成了中国的外交突破口。
在欧盟市场,中国制造的光伏设备支撑着波兰企业830.8%的年复合增长率;在东盟区域,连续五年互为最大贸易伙伴的紧密联系已形成超9800亿美元的年贸易规模。
现在全球供应链就像被特朗普拿霰弹枪轰过的渔网,中国要做的不过是把破洞处的尼龙绳换成钢索。
对于特朗普的各种花招,最好的办法就是像中国这样:你玩你的心理战,我搞我的产业链。
美国在关税清单上玩数字游戏,我们就拉着东盟升级自贸区,带着非洲搞基建,帮中东建光伏电站,沙特王储最近访华直接签了百亿级新能源大单。
这些合作产生的经济黏性,比什么关税武器都管用。就像下围棋,特朗普在边角搞打劫,我们却在中央落子做势。
等他的关税大棒挥累了回头一看,中国早就和RCEP成员国把供应链重构完了。
对美国永远都不能妥协,今天服软,明天就会被啃得骨头都不剩。
现在的情况是:美国每加征一项关税,沃尔玛货架就空一排,中国每突破一项技术,白宫手里的筹码就少一枚。
中国制造业成本比美国低18%,效率却高出30%,这哪是关税能抹平的差距?
更讽刺的是,美国自己通胀数据刚抬头,财政部长耶伦就急着澄清"对华关税影响有限"。
特朗普以为关税是核按钮,按下去就能让中国跪下,没想到炸出来的是自己后院的经济蘑菇云。
美国力推的"印太经济框架"至今未能形成实质性产能合作,其试图构建的"去中国化"供应链始终停留在纸面规划。
而中国供应链的韧性早就超出华盛顿那帮政客的想象。我们通过"一带一路"建设已在沿线国家布局超过3000个产能合作项目,形成辐射亚欧非的供应链网络。
去年越南电力短缺时,是谁连夜调柴油发电机保富士康生产线?今年红海危机中,又是谁家的中欧班列运量暴涨五成?
这些答案白宫心知肚明,所以卢特尼克说要搞"半导体关税"时眼神都是飘的,真把中国芯片断供了,最先停产的是得克萨斯州的F-35战机生产线。
从特朗普到拜登,美国人折腾五年终于发现:中国工厂的流水线从来没停,中国的商品换了标依然在美国的货架上。
现在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产能是加州的两倍,英伟达特供芯片绕开禁令玩"曲线救国",这些都在证明同一个真理:在21世纪的贸易战场上,供应链才是真正的核武器。而中国手里握着的,早就不止是关税清单上那些数字了。
贸易战打到这个阶段,胜负天平已经倾斜。中国对美出口额去年反而增长了27%,而美国通胀率创下四十年新高。
当美国开始用显微镜筛选"可以加税的中国货"和"必须免税的中国货"时,这场经济战的结局就已写好。
现在的问题不是美国要不要停战,而是如何体面地从自己挖的关税陷阱里爬出来。
评论